三种相 → 三種相

三种相 → 三種相
◆﹝出成實論﹞ 〔一、 發相〕, 發即策發, 謂心昏沉時, 應用精進之行而策起之, 故名發相。 〔二、 制相〕, 制即禁制, 謂心掉動時, 應用寂靜之法而禁制之, 故名制相。 (掉者, 舉也。 ) 〔三、 捨相〕, 捨即捨置, 謂心不沉不散調適之時, 即捨前發、 制二相, 故名捨相。 ◆﹝出大智度論﹞ 〔一、 假名相〕, 謂世間一切事物及以眾生, 雖因眾緣和合而有種種名字, 皆無自性, 虛假不實。 眾生迷故, 於此假名, 起執取相, 故名假名相。 〔二、 法相〕, 謂五蘊、 十二入、 十八界等諸法, 以肉眼觀故, 則見是有; 以慧眼觀故, 則見是無。 眾生迷故, 於此等法, 起執取相, 故名法相。 (五蘊者, 色蘊、 受蘊、 想蘊、 行蘊、 識蘊也。 十二入者, 眼入、 耳入、 鼻入、 舌入、 身入、 意入、 色入、 聲入、 香入、 味入、 觸入、 法入也。 十八界者, 眼界、 色界、 眼識界; 耳界、 聲界、 耳識界; 鼻界、 香界、 鼻識界; 舌界、 味界、 舌識界; 身界、 觸界、 身識界; 意界、 法界、 意識界也。 ) 〔三、 無相相〕, 謂離上二相, 但有無相。 眾生迷故, 又於無相之中, 起執取相, 故名無相相。 ◆﹝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﹞ 〔一、 標相〕, 標即表也。 謂如見煙, 即知是火等, 是名標相。 〔二、 形相〕, 形即形狀。 謂長短方圓等, 是名形相。 〔三、 體相〕, 體即體質。 謂如火以熱為質相等, 是名體相。
* * *
1.標相、 形相、 體相。 標相者, 如見煙便知道是火是; 形相者, 如長短方圓之形狀是; 體相者, 體質也, 如火以熱為體質是。 2.指智度論所說的假名相、 法相、 無相相。 假名相是凡所有相, 都是虛妄的, 假的; 法相是諸法雖然假的, 而幻相不無; 無相相是空而不空, 不空而空之相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 работу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